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8的文章

郭立昌論科技力

圖片
「 科技力 ( Technompetence )」是國家強盛的關鍵力量、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是窮人翻身的關鍵要素。台灣自 1966 年起,「 政府、企業、窮人 」三者合作無間啟動科技力的應用,創造了輝煌的台灣奇蹟。由於科技力是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e ),所以取 Technology( 科技 ) 與之結合成「 Technompetence 」。 首先是 李國鼎 先生甫就任經濟部長即在高雄前鎮填海造地,建造高雄加工出口區的標準廠房,並至美國和先進國家招商,吸引企圖出人頭地的創業家來到台灣;再者,在地的窮人則磨拳擦掌準備工具以捕捉順水流過來的魚,年僅 13 歲的少年阿昌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蹲在國民市場幫人殺鴨灌水八個月,一方面維繫一家九口活著,一方面勤練從父親身上習得的一技。 每次需要購買手工具到五金行時,阿昌總會從口袋掏出大人的手都拿不住的精細「 哈多瑁 ( ハドメ ) 」抬起頭望向老板,說:「 我姓郭,做這種 ハドメ ,我住在國民市場後面 ---- 」總是引來驚嘆:「哇,這麼小的『 ハドメ 』 ,要用在叨位? ---- 」 阿昌答道:「 電視機就會用到 !」 問:「 啥是電視機呀 ?」 因為 1966 年還沒看過電視機的人,佔台灣人口的百八十以上,所以再解釋也沒用;所以阿昌仍是謹守「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之道,繼續勤練技藝以待時機來到。想不到,這個五金行的小小線索,果真讓阿昌和來高雄加工出口區創辦全球電子公司的美國人藍約翰做成生意 —1966 年 12 月那張十萬元的訂單,不僅阿昌只花了五天工夫完成而淨賺九萬元, 藍 先生則躲過創業失敗的危機成為後來全國外銷績優廠第 25 名,更讓政府吹噓其德政:「 我們的高雄加工出口區在 1966 年 12 月甫開幕,就有廠商出貨了 ---- 」 爾後的日子,阿 昌和藍 先生發展出數千種的產品、應用材料、自動化機械,從電視選台器零件發展至衛星接收器;同時也經由書面化訂定出標準化的制度,協助後進能夠很容易地進入工業社會。阿昌一家人則成為台南窮人翻身的典範,也有能力進行社會責任投資,在每個轉型升級階段運用科技力發展所需的產業和產品貢獻社會。阿昌於 1974 年在台南永康鹽水溪旁創建成光精密有限公司時,行政院長蔣經國進來關心說:「 很好,很好,民間為國家做事很好 --- 」並贈送